父母的断舍离是否伤了孩子的心

 

这次回国,完成了我的一个重大心愿。

就是从国内带回了一批家人帮我托管的老旧影集。我从小攒了多年的全家人以及我和蜜友好朋友的老照片。

当年出国,我只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简单的行李。其余的鞋子大衣漂亮衣服,一切身外之物都全数送人。只有这些照片影集,因为太重无法带走,只好全数托付给我母亲照管。

后来母亲几经搬家再到去世,姐姐又接手替我保管。

这次看到那个完好无损,布满灰尘一大箱横七竖八的老旧照片老影集,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我的眼里,这不仅是照片,而是我的成长足迹,我的人生。是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的定格。每张照片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只有我才知道的鲜活的故事。

彼之垃圾,我之珍宝。

我家帮主,似乎就没有我这么幸运了。

他童年开始心心念念省吃俭用收藏的小画书,却在父母的断舍离中惨遭不幸。

他童年少年前半生的全数收藏,几乎全军覆没。在他大约16岁的时候,妈妈为了大扫除,趁他不在家时,把他的藏品当作废纸卖给了收破烂的。

直到今天,他仍然清楚的记得那种血液停止的感觉。那一天,是他人生旅途上极其黑暗的一天。

帮主的第一本小画书,是当时在北京上大学的姑姑暑假买回来送他的。小学之前,帮主透过小画书看到了一个奇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此,为了买小画书,开始走上了一条走路低头寻宝的漫长道路。

寻找牙膏皮,捡废铜烂铁,暑假打工,是支持他收藏小画书的主要经济来源。三个牙膏皮可换一本小画书。翘首期盼一年等来的全套小画书,可是要花一笔巨款,十几二十个牙膏皮才能换来。

牙膏皮的出产宝地,是厂里单身职工宿舍的后窗户。这些单身职工的懒惰随手扔牙膏皮的习惯,居然在支撑和资助着这个鼻涕邋遢小男孩的小画书梦想。

我和帮主结婚以后,听我婆婆不止一次的讲起过她儿子,从小如何勤奋如何能干,让她心疼到心里滴血。

暑假打工,有次发烧40度还在咬牙坚持。在工地上翻沙,手上磨出血泡,从不叫苦叫累。每次说到这里,我婆婆都是泪眼婆娑难掩心疼的哽咽难过。

母亲爱儿子是无法掩盖的。

但是,我婆婆并不确切的了解,她儿子的最大动力主要源于对小画书的热爱。他是在为梦想而战,为小画书而拼搏。

这次回国,我终于提起使帮主耿耿于怀的当年的小画书事件。

孩子的爷爷立刻到储藏室将两小箱小画书找了出来。我立刻拍照给帮主发微信,告诉他这个喜讯。

但他反应平淡,只说,很好,谢谢。就打发了。似乎并没有失而复得的兴奋和喜悦。

等我和孩子回到美国,谈起小画书的事,他才一五一十将小画书的故事讲给我听。我才知道这些小画书,是他童年少年前半生的全部家当,每一本都仔细反复读过,每一本都凝聚着他的血汗梦想,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里,他的生命里。而这些幸存的我有幸带回美国的小画书,只是他藏品中的九牛一毛,汪洋中的一滴小水珠。

帮主家早年,因为父母支援三线,到了穷山恶水鸟拉屎的地方帮助建厂。厂里的子弟学校未建之时,他只能每天步行三里地,到附近农村条件简陋的小学上学。他从小的语文基础和文学功底完全来自于小画书的熏陶,就是小画书为他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我虽然在城市中接受的是重点中学尖子班的教育。但高中毕业时,除了课本 ,中外名著,古今历史原版的书籍,一本也没有读过。一切课外书都是被老师批判明令禁止的。知识贫乏到严重贫血,历史孤陋寡闻到令人发指,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而帮主从小通过小画书,却早已瞻仰了中外名著,古今历史的璀璨光芒,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后来自然而然过渡到读原著,可谓水到渠成。

男孩子的世界与我们的完全不同。

作为母亲,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家二少,从小就喜欢超人英雄系列的各种连环画的书籍。那是他了解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幸亏二少小学的老师曾及时的告诫我,不要干涉他喜欢读(看)连环画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有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的独特路径。

男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弱。尤其是那种内敛,不善表达的孩子。

他们说一遍的事,可能代表了他们全部的心愿,整个前半生的期望。

我们做父母的,要竖起耳朵听,听而听到。

近来中外十分流行简约主义。

就是将家里不用的多余的东西清理出去,过一种干净整洁简简单单的生活。

简约主义的初衷是好的。只是,父母需要具备最起码的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不应该在简约的旗号下,将孩子的珍贵物品任意牺牲。

那些几年甚至几十年用不到的东西,不代表就是垃圾就是灰尘。

还可能代表了历史,回忆和心底的喜悦。

当他们在说,不要把我的宝贝(小画书)扔掉时,是在告诉我们,请保护我的梦想,保护我的童年。

父母再也不要借着断舍离简约主义的名义,轻易摧毁孩子心中的喜悦和信任

 

 

P.S. 小画书果然好看,图文并茂,是时代的珍品。

 

每星期五上午更文,敬请关注!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