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不进藤校名校怎么办?

 

 

 

美国藤校名校的好处,在我们每一个为教育而移民来美的中国父母和移民二代的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

不言而喻的资源。名校值得骄傲的资本和光环。校友之间的相互引荐相互支持。毕业之后的名利高薪。

儿子君子,已经将第一批大学申请寄出。还有第二批正准备在圣诞节假期期间最后整理,加上老师的推荐信一并寄出。

我们建议他,不要迷信名校和藤校的难度,该申请就申请。散弹枪打鸟,说不定好事能从天上掉下来,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把有把握的大学当作牛排正餐,把名校藤校当作饭后甜点,能吃到就啃一口,吃不到也不算什么值得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理由。

毕竟儿子的梦想,远远超过了藤校名校可以提供的时间。

学习和成长应该是人一生的追求。

古时酿制美酒,除了原料和配方,还有一种叫做酒曲的神秘用料,再加上日月精华“时间”这一维度。才可能酿制出绵软醇香回味无穷的美酒佳酿。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酒曲就是学习动力,时间就是实现梦想的工具。

没有酒曲和时间,要想酿制出琼浆玉液般的醇香美酒,只可能是空想。没有动力和时间,无论孩子头上曾经带有什么光环,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黯淡无光。

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发现自己。

四年大学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18岁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对人生有多少感悟,对世界有多少深刻认识?

不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要遵循这种名校加高薪的看似完美的组合。人生缺少了幸福快乐感和梦想,再好的日子,也像天上少了太阳,而陷入度日如年暗无天日的煎熬中。

最近媒体报道的康奈尔大学,加大Santa Babara 留学生自杀事件,应该给所有的父母敲响警钟。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探讨的深刻议题,而不是只是逆袭和致富的手段。

追求完美是种危险游戏,往往使人容易陷入锱铢必较,看重一城一池得失的狭隘格局之中。在乎一点一滴的输赢与得失,热衷攀比,无法接受同学同窗丝毫的略显成功,为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

父母在成才成名成家的目标驱使之下,将孩子的教育作为自己光宗耀祖和满足虚荣的工具,教育就严重偏离了它的本真。

人工雕琢之下的人才,破坏了孩子浑然天成质朴自然的创造力,实在得不偿失。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的教育理念。可惜的是,在今天追求快速逆袭和短平快名利双收的理念驱使之下,许多父母追求的是一门心思创造名牌,而不惜牺牲对孩子创造力的发掘和保护。

人类的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创造力是外部环境与内心动力碰撞,所激发出来的巨大能量。

那些取得骄人成绩长盛不衰的时代精英,在貌似天才的背后,都会找到一个远见卓识的母亲,或者一对信任和支持的父母的身影。

当代华人神探,世界首席刑侦鉴识专家李昌钰,他的母亲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却在李昌钰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给与他无怨无悔的支持与理解。

李昌钰在美国读书期间,同时还要挣钱筹集学费,白天去纽约大学医学院做技工刷试管,晚上到餐厅端盘子,周末到武馆教跆拳道。在历尽千辛万苦十年寒窗苦读,拿到生化学博士学位后,并没有继续生化的研究,而是选择了向他一直梦想的刑侦鉴识方向发展。当时鉴识行业非常冷门,没有几个人了解其中的奥秘和前途,想要挣大钱,想要快速名利双收几乎是毫无希望的。

但是,李昌钰的母亲居然支持他的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比挣大钱,比出人头地更重要。才成就了现代华人一代神探福尔摩斯。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电脑高科技的天才。但是,如果没有他的父母那样对他极大的支持,信任与宽容,从哈弗退学这一条就应该算作“大逆不道的不孝之子”。

如果碰上那些一味追求名校藤校为己任的中国父母,不打断他的“狗腿”,已经是皇恩浩荡了。根本不可能再拿出30万美元,让他去搞当时看来不着调的电脑打“水漂”。富裕的父母有很多,有格局有远见的父母却难寻。

父母的格局和孩子的成长一样,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展。自己都做不到的自律自强,就不要强求孩子去实现父母的理想。

人的创造力,很难在高压和急功近利之下产生出来。父母的习惯性打压和横加指责,更不可能成就有创造力的孩子。

除非,孩子自己有一天突然自省自立,从而发奋图强,产生自我推进的巨大动力。

除此以外,靠外力的推动和打压,是不可能长久的。这就是为什么,被国人常常耻笑的美国轻松愉快的中小学教育,数学在国际上排不上名次,语文从来不要求死记硬背,考试题也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居然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独领世界前沿的科技人才。

究其原因,美国的教育,从小对孩子注重开发个人的潜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推崇每个人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杰作,坦然做自己,不必效仿别人。既使是藤校和名校招生,也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大学招生极力寻找的人才,也是具有个人独一无二的特性,对学习包含真正的热爱和激情,而不是被迫的为学习而学习的书呆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我们中国人很擅长总结经验,揣摩规律。从小将培养孩子的目标,锁定将来的名校藤校,有计划有策略的为进名校藤校做准备。一切与这个目标相背,相矛盾的,都不可幸免的被铲除被牺牲。

以进名校藤校为唯一目标的教育,与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和完全本末倒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功利心,在名利面前不计得失的格局是不可能无中生有产生的。

我常和儿子开玩笑,你如果被咱们家附近的社区学院拒绝,还可以去史丹福上学。他听了,总是哈哈大笑。把高山仰止的史丹福世界之最与社区学院相提并论,也只有像我这种没心没肺的老妈才能想的出来。

他还接受朋友的建议,花了大量的时间,申请各种名目的奖学金。美国的许多私人机构,公司,愿意资助有上进心的高中生完成求学梦想。但是,这些机构并不会到处做广告招摇过市。而是要沙里淘金,填写申请,撰写介绍自己的文章,阐述自己的意向和理想。

当然那些腰缠万贯家财,名列钟鼎之家的华人精英家庭,可能不屑让孩子花时间到处去找钱。有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考高分来的实惠。但我认为,找钱也是一种能力的磨炼。能够找到资源利用资源的整合能力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李昌钰一生的座右铭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儿女申请大学,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能够被藤校名校录取,但也更需要对孩子具有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越俎代庖事事代办横加干涉,只能摧毁孩子的梦想,摧毁父母与孩子的美好和谐的关系,培养出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妈宝男公主女。

毕竟孩子的人生道路要靠他们自己来走。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孩子需要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申请大学,实在算不上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孩子四年大学时间,是人生非常珍贵的时光。但是,与他们即将面临的人生旅途相比,却只是一瞬间而已。

本科大学没有进入名校藤校,不代表研究生就没有机会进入理想学校,也更不可能决定将来的发展势头和人生的成败。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把全部的希望和身价悉数压在大学上面,想在四年里将人生的功课全部学完,掌握全面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也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懂得的了这个道理,就会帮助孩子充分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智慧。

爬不进名校藤校肿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凉拌”。

 

Share this post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